【“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系列报道】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教师团队
发布日期:2025-11-18 点击量:编者按:皇冠足球比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皇冠足球比分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的典型代表,是践行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的典范。学校推出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系列报道,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教师要积极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习,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科骨干和人才培养中坚,在现代化龙江建设中,谱写齐大新时代美好的新篇章。

2025年8月,“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入选皇冠足球比分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师资结构优良、教学科研实力突出,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将育人育才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既深耕课堂教育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又积极投身科研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熔铸团队之魂
团队带头人苗凤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学院院长、黑龙江省微纳传感器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齐齐哈尔市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及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82篇,总他引600余次;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著3部;参与和完成其他省部级和市厅级项目30余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带领团队师生紧密对接区域智慧农业与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需求,取得了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曾荣获龙江学者青年学者、黑龙江省第十三届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省优秀(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并获2017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教学工作中,她始终恪守教学第一原则,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学专业水平。至今已主持并完成十余项各级教学研究课题,并有效将相关成果融入实际课堂,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积极鼓励并指导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所带学生多次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佳绩。其中谭东悦同学因创业成就突出,被评为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之星,获得“龙江英才”称号。
砥柱中流,奋楫争先,引领团队共创未来
团队骨干教师张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院副院长,物联网工程专业带头人。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秉持“教育是责任,更是使命”的职业信念,深耕教学一线,讲授课程多次入选本科课堂优质案例。积极组织并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多项物联网专业竞赛,屡获佳绩。其中冯铎、田朋博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次获得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团队骨干教师刘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专业带头人。在本科生指导方面,所带学生连续多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表现出色,多项课题获推荐入选省级项目,体现了扎实的创新基础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指导的学生多次在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创造,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展现出良好的科研素养与创新活力。
团队骨干教师靳展,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工程专业带头人。在教学中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宗旨,在系统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主讲的《现代通信新技术》于2022年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与创新竞赛,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团队骨干教师蒋吉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带头人。黑龙江省光学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齐齐哈尔市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授权专利6项;参与编写1部专业教材、独立出版1部学术著作,将自身学术积累转化为教学与科研参考成果,助力学科教学质量提升。
团队骨干教师王艳春,教授,硕士生导师。她致力于教科研工作与课程建设,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将个人理想与热忱倾注于教育事业,所负责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成功获批第三批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
秉持初心,勇毅前行,续写团队新华章
近5年团队申请完成40余项专利,发表论文260余篇,完成15部教材编写工作,主持科研项目70项。承担省级以上教研课题2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建成多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与优秀课程。团队负责黑龙江省农业多维传感器信息感知技术创新中心与黑龙江省微纳传感器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工作,为学科发展和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推进产教融合与科教协同,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着力提升学生应用创新与实践能力。近年来,累计指导学生近200人次在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中获奖,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位居全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形成了高质量育人的良好局面。
(图文/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编辑/郭超 责编/杜海权)



